你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时尚科技 > 正文

怎样建立城市管理的“韧性”

作者:news001    2022-02-03 17:14     来源: 未知     
文章摘要
城市安全可以包括很多方面,火灾、洪水、交通事故、燃气泄漏等都在其中,但保障城市安全的韧性应该是三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认为,城市的韧性是城市安全的基石,具有韧

城市安全可以包括很多方面,火灾、洪水、交通事故、燃气泄漏等都在其中,但保障城市安全的韧性应该是三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认为,城市的韧性是城市安全的基石,具有韧性的城市首先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有韧性,其次要做到“事的有序”,各类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法可治;最后要“管得有效”,敏感数据可知、可判、可断。

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生态安全、空间不足等,有些“病”已经到了临界的状态。如何治“病”,陈湘生认为,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实现城市全域要素信息化和城市运动的实时化以及管理韧性能够智能提升。从感知到互联再到赋予智能,城市的智能化管理也循着这一思路在设计每一个环节。

从感知来看,目前的现状是弱感知,而且各自为阵。“要想实现城市韧性,对感知、数据的需求要推进一体化。”陈湘生说。华为公司副总裁、企业BG全球政府业务部总裁岳坤认为,建立一个数字世界的城市管理机制,需要把城市当做一个生命体、有机体来打造,打造好城市的感知、中枢、应用、网络、数据。无论是城市的眼、脑、手,还是脉、血液都像人一样,形成城市智能体,进行自我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这样的话,整个城市才能可调节和发展。

“1984年,郑州原有的市区面积只有2020年的1/6,城市扩大了5.5倍,扩大了什么地方?是原来郑州的水可以淹掉的地方,我们叫蓄洪区或者称为海绵城市,现在把蓄洪区建成了城市,洪水往哪里去?黄河在这里是悬河,只有贾鲁河是排空的,贾鲁河每天只能排8000立方的水,那天的暴雨量是3.5亿立方,水怎么排?肯定是把城区全淹掉。”陈湘生说,“这是城市规划的多灾耦合。”

在城市交通方面,如果能做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全域要素感知,包括天空地立体监控、城市交通设施的信息化、全面感知、动态感知,通过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城市拥堵的问题是可以改善的。但现实是,很多交通数据是多元异构的,标准不统一、共享机制不健全。

“我们本来是想做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交通的数据中台,但是不可能,为什么呢?”陈湘生说,“因为深圳的数据可以给我们、广州的数据可以给我们,香港的数据可以给我们,但是标准不一。提高城市韧性管理,需求是明摆着的,核心是做到数据共享、标准统一和融合互通的数据平台建设,最后能够形成智能化或者是自动化运维的数据平台,这非常关键。有了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R/VR/MR等技术可以实现城市运行数据体制的实时感知,更大范围内的自动驾驶、远程精准医疗等应用就有了实现的基础。”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BASHALADY.COM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赣ICP备12004972号-9